当前位置: 首页 > 情感故事 > 正文

竹影扫阶尘不动,月穿潭底水无痕

来源: 常识文学城 时间:2021-10-29

竹影扫阶尘不动,月穿潭底水无痕

竹影扫阶尘不动,月穿潭底水无痕

很近,心绪颇不宁静,一些凡俗琐事扰得寝食难安,就想找些禅理慰劳一下自己,平复一下颇不宁静的心绪。于是就找到了:“竹影扫阶尘不动,月穿潭底水无痕”。

“竹影扫阶尘不动,月穿潭底水无痕。”这两句话是潭州云峰志璇祖灯禅师在《五灯会元》卷十六中说的,原文不仅仅是“竹影扫阶尘不动,月穿潭底水无痕。”这两句,还有:“声色上睡眠,虎狼群里安居,荆棘林内翻身,雪刃丛中游戏。”这几句。听听这些词语,就够让人“寒蝉”的了。我理解,人应该是只有过了前面那几道关口:居声色之场不被所惑,处虎狼群中心无所惧,在荆棘堆里可以自由地翻身,处刀枪之中不怕被伤之后,才可能“竹影扫阶尘不动,月穿潭底水无痕。”这段话前后应该是有因果关系的。

人不经历声色之场、虎狼之群、荆棘之地、刀枪之中,想一下子“竹影扫阶尘不动,月穿潭底水无痕。”也是很难的。

要说,佛祖伟大就伟大在这里了,常人遇到的如一团乱麻样的俗事,到了佛祖那里,换个角度、换个手法,轻轻一抖便开了,一切皆不是问题,这就是佛祖。

就拿“竹影扫阶尘不动,月穿潭底水无痕”这两句话来说吧,佛家将凡俗之事当成“竹影”“月光”,因为是“影”是“光”原本就是无声无息的,如何能扫得了尘,穿得过水呢?换句话说,即使扫了尘穿了水,我若不动,岂不仍是无动无痕的吗?而这“竹影”这“月光”要是放在俗家,就没那么洒脱了,将“竹影”“月光”当成烦扰自己的阴影,破坏自己心绪的恶魔,人为的将这些拉入自己的生活,打扰心绪的平静,弄得人身心不安、坐卧难宁,这就是庸俗的常人。

佛家和俗家的区别就在于,佛遇到难事,烦心事,破灭事,能做到事来心应,事去心止。即使是个已经破灭之心也能做到说止就止,而这点俗家是很难做到的。往往俗家也想学佛家,却学来学去学只学了些皮毛,事来心应,事去心却难止,这就弄得僧不僧俗不俗的,很难自如。

“竹影扫阶尘不动,月穿潭底水无痕。”应该说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很高境界。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?遇事不思不想,不抱美好希望之人,在这个世上是罕见的,甚至可以绝对点说是不存在的,有思有想有阳光守希望也是人之常情,为着自己的希望努力了奋斗了,却到很后是空欢喜一场,抱着希望去,怀着失望归,而心却如止水,不起涟漪,犹如“竹影扫阶尘,月穿潭底水”,实在是难。因为难,如能做到才显得不易,因为难才能成为佛家劝人入世出世的警世恒言。如若没有难度,任何一位凡夫俗子都能做到游刃有余,还要佛祖做甚?还要修行做何?人人不都是佛祖了吗?

人大多是凡夫俗子,能出其右者也不过了了数人,遇成功喜悦,遇失败悲切也是人之常情,叹惜命运不公,埋怨造物弄人也属合情合理。只是当一切都归于平静之后,能做到如“竹影扫阶尘、如月穿潭底水”不动、无痕,就已经很不错了。

对于一个凡俗之人来说,只要能从“竹影”“月光”中走出来就够了。至于说,时间的长短,经历如何,这就是衡量一个人有无佛性的根本。

这样理解“竹影扫阶尘不动,月穿潭底水无痕”两句话,方家意下如何呢?(2014年10月17日星期五)

癫痫到哪看好
郑州市专业治疗癫痫医院
宁夏癫痫病医院

热门栏目